‘’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
7月20日,海关总署召开“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部署动员会。海关总署副署长、党委委员张际文讲话,副署长、党委委员孙玉宁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和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按照总署党委的具体部署和要求,分析当前危险品进出口检验监管面临的复杂形势,部署开展“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百日专项行动。 会议强调,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站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抓住口岸危险品综合治理这个“牛鼻子”,全力以赴做好海关安全生产工作;要高度警惕危险品安全风险问题,清醒看到危险品监管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深刻认识危险品口岸滞留和伪瞒报走私带来的风险隐患,坚持以严治乱、以快防患、依规履职、综合治理;要突出重点环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快速处置和精准打击、密切协同配合、推动建立长效机制等方式手段构建认识更到位、流程更优化、机制更顺畅、协同更有力、执行更坚决,科学、安全、高效的口岸危险品监管机制。 会议要求,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增强保安全、护稳定的政治自觉,全力开展好这次专项行动;压紧压实三级党委的安全生产责任,各级海关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推动,确保各项行动落实到位;要加强部门间横向联通,通过共享信息、整合资源、合力打击等协作配合,真正实现综合治理效果的最大化;要立即行动,按照各项安排抓好落实,有效防范化解口岸危险品滞留风险,坚决遏制伪瞒报违法行为,为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香港回归25周年 从塞外香梨到岭南荔枝 内地水果通关忙
在香港街头,库尔勒香梨、陕西苹果、广西百香果、徐闻菠萝……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水果随处可见,不断丰富着香港市民的餐桌。 深港两地一河之隔、一衣带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内地大量的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物资都经由深圳口岸输往香港。据深圳海关统计,从1997年至今的25年来,经深圳口岸输往香港的水果从每年约5万吨增长到了20万吨,品种也从苹果、鲜梨、柑橘等常规耐储品种扩大到了荔枝、猕猴桃、百香果等数十个品种。 近日,在深圳海关所属布吉海关辖区,深圳市源兴果品有限公司一批3吨多的荔枝正在装车,经过申报和查验,几个小时后这批产自广东湛江的新鲜荔枝便可装入香港市民的“果篮子”。 荔枝等新鲜水果对通关时效要求非常严格,为保障产品第一时间运抵香港,深圳海关简化了对水果及集中申报的通关流程,压缩了通关时间。进入5月份以来,随着岭南地区的龙眼、荔枝等时令水果进入旺季,深圳海关专门开辟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 ,对供港水果实行“5+2”预约查检,确保新鲜水果高效通关。 源兴公司的何先生从事供港水果业务已经有近30年,据他介绍,其公司在全国各地的水果种植基地采摘当季的时令水果,通过位于深圳的加工厂剪枝剪叶、分拣清洗和包装处理后再出口香港。何先生颇有感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物流、通关包括储存远不如现在发达和方便,内地水果运至香港最快也要好几天的时间,当时只能做苹果、香橙等耐储存的品种,如今有了集报清单和便利的公路运输,香港客户上午下单,下午就能到货。” 日前,一批包含黄皮、甘蔗、百香果等在内的20多个品种的水果在深圳优之卉公司进行装车,准备发往香港。据公司经理李芳玲介绍,以前内地供港的水果品种单一,虽然香港市场对杨桃、百香果、枇杷、黄皮这些小品种水果需求旺盛,但由于其生长季节性强、生长周期短,但是一直没能形成规模效应。同时由于农户种植分散,难以满足水果果园注册登记要求,无法出口。 为了进一步丰富香港市民选择,深圳海关积极扶持培育关区内小品种水果果园,制定一系列便利措施支持小品种水果出口。同时还从广西、云南、湖南等地的种植基地入手,帮助辖区出口水果企业与全国200多家果园成功“牵线搭桥”,依托信息化监管系统,对保鲜期短、通关时限要求高的品种实行优先查验、优先检测,有效扩大填满香港市民的“果篮子”。 深圳海关紧抓出口水果的食品质量安全。通过严把源头关,确保水果100%源自备案果园,并对常见农药、杀虫剂、保鲜剂等残留情况实行重点监控,开展水果安全风险监控工作,对监控不合格的情形严格落实后续处置和整改提升,从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厂分级挑选、产品出口等全链条掌握水果包装厂自检自控能力,通过“企业单证把控+海关风险监测”的模式,共同把关出口水果质量安全。加强口岸属地协同机制,严厉打击出口水果不如实申报、来源不明、违规装卸出口等行为。
解读《关于莱茵衣藻等36种“三新食品”的公告》(2022年第2号)
一、新食品原料 (一)莱茵衣藻 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tii)属于衣藻科、衣藻属。经藻种培养、发酵罐异养扩大培养、干燥等工艺制成。主要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其中蛋白质≥30.0%、粗多糖≥10.0%。莱茵衣藻在美国被列为“一般认为安全”物质,可作为膳食蛋白质来源;在新加坡被批准作为食品原料使用;在我国香港允许其进入市场销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莱茵衣藻的安全性评估材料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鉴于莱茵衣藻在婴幼儿食品中的使用安全性资料不足,从风险预防原则考虑,使用范围不包括婴幼儿食品。 该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按照我国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藻类及其制品的规定执行。 (二)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 长双歧杆菌长亚种(原名称为“长双歧杆菌”)已被列入我国《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也已列入欧洲食品安全局资格认定(QPS)名单的推荐生物制剂列表以及国际乳品联合会公报(Bulletin of the IDF 455/2012)的“在发酵食品中有技术必要性的微生物品种目录”。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Bifidobacteriumlongumsubsp. longumBB536)从健康婴儿肠道中分离得到,该菌株已在美国、日本被批准用于婴幼儿食品。国内外开展的多项婴幼儿临床研究证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食用安全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审查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审评机构依照法定程序,组织专家对长双歧杆菌长亚种BB536的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并通过。新食品原料生产和使用应当符合公告内容以及食品安全相关法规要求。 该菌株原料的食品安全指标应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三)甘蔗多酚 [...]
深圳口岸迎荔枝出口旺季
据悉,随着端午佳节的临近,广东地区传统水果龙眼、荔枝等应季上市,深圳口岸的出口水果也进入旺季。深圳口岸是我国水果的主要出口口岸,年出口水果达60万吨,占广东出口水果的80%以上。今年1-5月,经深圳海关验放的出口水果达24.9万吨,货值22.6亿元,品种包括柑橘、梨、西瓜、苹果、葡萄、荔枝等,出口到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保障出口农产品快速验放通关,深圳海关全力推动落实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十八条措施,开辟进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实行“5+2”预约查检、“抵港直装”等便利化措施,确保查检业务在节假日期间也能高效运转。 布吉作为关区出口水果包装厂的主要集聚地,布吉海关积极了解出口企业需求,针对荔枝等时令水果开展“到场即查”,在落实企业自检、剪枝剪叶和包装处理的同时,同步开展海关实验室检测;该关设立证书服务专岗,通过“一岗多人”作业模式确保出证顺畅,同时加强对企业的专业指导,围绕出口国检疫准入要求针对性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从果园管理、病虫害防治、加工厂分级挑选、产品出口等全链条跟进,进一步提升出口果品在海外消费市场的竞争力。
稳市场保订单助深圳外贸蓄力前行
因受疫情影响,深圳外贸承压。近日,海关总署出台促外贸保稳提质10条措施,深圳海关积极响应,围绕稳规模保订单、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支持新业态发展、提升企业获得感等四个方面,推出十八条细化措施,千方百计帮助外贸企业保订单保市场,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取得积极成效。据统计,5月份深圳海、空港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16.4%、34.8%。 真金白银减成本 “今年以来,高级认证企业全工序外发加工免担保政策已为我司免收保证金1.3亿元。”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务负责人表示。 深圳海关通过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指导企业顺利开设“以企业为单元”专用账册,压缩企业加贸业务办理时长;支持集成电路产业链集群发展,允许外发加工保税货物从口岸直接运抵承揽企业,降低企业物流环节成本,叠加高级认证企业保证金减免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释放现金流。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出口总额超40亿元,已在惠州建立工业园区,预计今年产能将大幅提升。 为提振外贸主体信心,深圳海关全面落地“十四五”期间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积极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国家鼓励类产业等各项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前5个月,深圳关区减免税审批总货值87.71亿元,同比增长4倍;为企业先征后返退税28.62亿元;减免税款滞纳金超7000万元。 “组合拳”畅通物流循环 “我们公司主要是通过跨境货车向香港供应生鲜猪肉。现在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陆运情况多变,随时要变更申报信息。真的很担心因为改单耽误产品上市,增加成本。”深圳旭联肉制品公司负责人罗小姐说。 深圳海关得知企业情况,多方协调为企业选定多条运输路线减轻物流压力,确保供应稳定。建立应急联络机制,实施“随时办”“7×24小时”全天候响应企业申报诉求,遇到物流运输、申报等方面的疑难问题,企业只要一个电话便能解决。为企业量身定制了“线上预审单证、全天候预约查验、实验室快速检测”等便利措施,最大限度节约企业时间成本。 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国际物流受阻,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国际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等痛点,深圳海关通过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畅通物流循环,助企纾困解难。 该关积极推行“口岸直通、属地查验”模式,大幅压缩货物通关时间。辖区某大型玻璃生产企业,部分原材料需要从深圳以外口岸进口查验,深圳海关了解情况后,上下沟通,内外协调,与口岸海关联合创新监管模式,建立直属海关和隶属海关两级“风险联动,监管协同”机制,对口岸命中查验指令货物,准予先提离口岸,并在货物箱体施加封识,转至企业工厂所在地实施属地查验。为企业节约大量口岸查验等待时间,打通了货物通关的“最后一公里”。此模式下企业已完成从多个口岸进口750余个集装箱原材料的快速通关验放手续。 [...]
深圳海空港迎来双增长 4月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5%和46%
4月以来,深圳口岸海空港业务量稳步上升,深圳海关出台多项措施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正常国际贸易和经济来往,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据海关统计,4月深圳海、空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15%、46%。 盐田港开通新航线 深圳东部的盐田港是全球最大的单体集装箱码头,近18米深、475米宽的航道,可实现20万吨级船舶全天候、双向通航。天然地理环境优势和良好软硬件设施,吸引了全球顶级的国际班轮公司布局航线,是华南地区重要的航运枢纽。 深圳市有信达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的关务咨询管理总监王昂介绍:“盐田港的航线非常丰富,而且灵活、有弹性,覆盖欧美地区大部分港口。海关推出的‘抵港直装’‘船边直提’‘中转集拼’等通关模式也给了企业更多的选择。” 4月10日,盐田港迎来新航线——美东航线“ZXB”的首航班轮,这条航线挂靠港依次为波士顿、盐田、盖梅、巴尔的摩、纽约。据了解,深圳海关在通关、查验、物流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为企业提供“湾区海铁通”等创新监管措施,货物在主管地海关办结通关、查验手续后经铁路运抵盐田港,有效减轻港区拥堵、堆存以及海关查验压力,总体压缩货物转场滞港等待时间2—5天。让港区服务有效对外延伸,多元化的集疏运方式让企业享受盐田港区密集的航运网络以及枢纽优势的双重便利,并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综合物流成本。 “大湾区组合港”提质上量 4月25日,驳船翔富168满载着货物在云浮新港码头办结通关手续,运抵蛇口港后,直接搭上国际货轮发往世界各地。4月28日,“深圳蛇口—南海北村”组合港迎来首航。截至目前,深圳海关“大湾区组合港”已开通17条航线,今年前4个月,“大湾区组合港”累计进出口吞吐量近8万标箱,同比增长约6倍,达去年全年进出口吞吐量85%。 云浮新港出口货物有五成以上都是通过出口转关模式至深圳西部码头的进行出口。以往的出口转关模式需要在云浮、蛇口两地都进行申报,物流整体时间长,“大湾区组合港”推行后,企业全程只需办理一次海关手续,大幅缩减压缩通关周期,并可节省30%以上的报关成本。 “大湾区组合港”是深圳海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建设、促进深圳港加快发展的重点项目。该项目通过共享港口代码组成一个“组合港”,货物在各码头间直接通过水路调拨,24小时运输不停歇。通过“组合港”不仅可以实现不同港口的航线资源优势和堆场、货源地优势互补,推动湾区港口资源互补和要素合理分配,而且将通关、查验的监管环节延伸到沿江港口,有利于为生产制造企业及时解决通关疑难,贴合企业实际需求,充分利用各沿江港口仓储、装卸等物流资源。 “海空港畅流计划”加快落地 [...]
蛇口海关查获出口未申报危险化学品一氯二氟甲烷(R22)3160千克
5月19日,深圳海关所属蛇口海关在出口货物渠道查获未经申报危害臭氧层物质一氯二氟甲烷(R22)3160千克。目前,该批货物已移交海关处置部门进行处理。 某公司向蛇口海关申报一批女士针织内裤等货物,关员在对集装箱进行查验过程中,发现箱内装有未向海关申报且印有“REFRIGERANT 22”标识的罐体货物,总重量3160千克。经查验,该货物为一氯二氟甲烷(R22)制冷剂,是《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列名的危险化学品,对高空臭氧层有破坏作用,且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危险品的相关要求进行。 R22制冷剂是传统的制冷剂,是氟利昂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它属于臭氧消耗物质HCFC,对臭氧层破坏较大,危害人类居住环境和整体生态环境,已被逐渐淘汰。 海关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实施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列入《危险化学品名录》的进出口危险化学品,均属于法定检验商品,在进出口时须向海关如实申报。
深圳口岸营商环境讲坛顺利举办 — 推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常态化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际经贸下行压力巨大,外贸经营主体面临着供应链中断、运输不畅、订单减少等实际困难。针对跨境贸易企业当下痛点,为让广大企业进一步了解相关政策举措,提升企业应对跨境贸易新形势与新业态发展的专业能力,2022年3月31日由市口岸办、深圳海关、市商务局主办,广东深圳报关协会承办的深圳口岸营商环境讲坛通过线上的形式召开。 深圳口岸营商环境讲坛作为今年口岸营商环境宣传品牌项目,是推动口岸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常态化的重要部分,旨在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回应市场主体关切,打通政策红利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宣讲会开展前期市口岸办和深圳海关就对涉及跨境贸易业务和服务的企业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线上参会同步收集企业关于口岸营商环境的相关意见建议。活动当天,针对知识产权海关保护、“i深关”APP及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深圳市场采购贸易联网信息平台使用等内容,由深圳海关、市口岸办和深圳市南方电子口岸有限公司组成讲师团队,向行业内报关企业、船代企业、货代企业和生产企业的参会者进行相关政策宣讲,并与参会者进行线上答疑互动。此次线上宣讲会累计观看人次852人次,人均观看时长42分钟。 下一步,市口岸办、深圳海关会继续推动落实《2022年进一步优化深圳口岸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不断提升口岸服务质量,强化日常协调联络机制,推动汇集进出口通关物流数据,提升服务功能,在严格外防输入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口岸营商环境作为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指标,需要加大推进力度,释放发展潜能。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市口岸办、深圳海关持续用力通过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等强有力举措,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促进外贸稳增长,让各单位政务服务更贴近企业群众,使通关环节更加便利,推动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常态化。2022年度深圳口岸营商环境讲坛后续开展相关资讯信息敬请留意“深圳口岸发布”以及“广东深圳报关协会”公众号和官方网站信息。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23号(关于解除哈萨克斯坦牛结节性皮肤病风险警示的公告)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解除原质检总局发布的《质检总局关于塞尔维亚等国家发生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风险警示通告》(2016年15号)中因哈萨克斯坦牛结节性皮肤病对该国牛及其相关产品的输华限制,有关产品准入检疫措施另行制定。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19年1月29日